8630㎡ 重庆万科翡翠公园社区中心设计落地方案
项目位于重庆中央公园片区。建筑设计运用现代的语言,重新演绎了传统的空间精髓。总体布局遵循中轴对称、前堂后院、多重院落的传统空间格局。通过片墙、立柱、屋檐,限定出不同尺度和开放度的院落和框景。
前堂是两层高的展示空间,内有一组具有序列感的三连展厅和舒适的洽谈空间。主楼朝向城市一侧的公共界面,用大面的金属编织网和玻璃面,打造具有神秘感的艺术气质,朝向内院一侧的私密界面,用8.6m通高的大玻璃面,表达完全开放的自由态度。
后院用大挑檐的外廊,围合出“四水归堂”的精神性生活场所。非日常尺度的半室外走廊,提供了交通、交流、休憩等多种生活功能的可能性。内院的中心是以三棵精心布置的松树为主体的巨大盆景。大尺度的挑檐为外廊上停留的观众框出天空的画面,也为室内静思的闲客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松石画卷。
外廊通过延展的玻璃面、大尺度的灰空间、盆景式的内院,实现从室内到室外,由建筑到景观无界限的自然延续。为了给近人尺度提供舒适的空间体验,设计将大挑檐拆分成平屋面与坡屋面两个层次。内侧平屋面吊顶与室内平接,弱化室内与室外的界限,外侧坡屋面吊顶檐口略低,成为室内对内院景观的取景框。
立面设计遵循最纯粹的“线,结合面,形成体”的建筑生成逻辑:用硬朗的立柱和檐口线条,勾勒挺拔的建筑轮廓;用柔和的金属肌理和通透的玻璃面,编织细腻的表皮;线与面围合出简洁而有力的几何体量。通过刚与柔、虚与实的对比,来表现建筑的现代张力。
外轮廓收边的金属线条全部为定制产品:大到立柱、檐口、腰线,小到底部收边、门套,以达到极致挺拔的效果。定制的金属型材与设计所追求的力量感和简约美高度契合,通过交接处的细节设计,来展现设计者对于使用者的活动体验的关注,以及建造者精湛的施工工艺。
主楼三面环水,外墙底部与水面的交接处设计了倒三角形的收边线条,将主楼轻盈地托起,营造出悬浮于水面上的视觉效果。外框的立柱落于水中,水面以上外饰铝板,水面以下外包不锈钢板。随着水面的涟漪变化,不锈钢板会将光影的韵律折射在建筑之上。
主楼立面用4500个Y型立体单元件编织起一张巨幅的金属网状画卷。Y型单元件全部手工打磨,在工厂中制成1.2m*2.4m的单元板,到现场进行切割和安装。照明系统安装在金属网的上下两侧,夜晚从三角形的孔洞中透出柔和的灯光,使编织网展现出与白天截然不同的剪影效果。
吊顶作为立面设计的重要部分,通过划分的尺度变化,起到限定空间的效果。内院外廊的吊顶使用了大量的超大板,单板长3m,最大宽度2.3m,铝板间嵌有30mm的不锈钢条。超大的板材和复杂的细节,对施工的平整度提出了挑战,通过加厚板材、增加龙骨密度、现场安装的反复调整,最终呈现出平整的效果。
▼
“翠玲珑”
三棵日本泊来的“罗汉松”,几乎用尽景观设计的所有预算。故此,在会所前广场的设计上能用的植物就只能是毛竹了,现场这般偶得,倒使建筑、景观、室内高度一致了。
起先为“翡翠公园”这个项目创作的音乐名是“翡翠玲珑”,周维建议去掉一“翡”字,最后得名——“翠玲珑”。
项目中最重要的展品,是由建筑、景观、室内相互渗透形成的艺术空间。在这个展品中,“建筑为纸,景观为绘”,其所展现的空间会随着取景位置的不同和一日间的光影变化,给使用者带去不同的感官体验,成为翡翠公园中最具有魅力的艺术品。
整个策展是由三个部分组成,分别是“逝去的记忆”、“欲望城市”、“生活的温度”,分别记述了过去、现在以及未来。
▼
逝去的记忆
“竹文化”是传统中国的气节表达,重庆又盛产竹子,在这个设计开始之初,很自然就想到了以竹子为媒介贯穿空间始终,来构筑内心故不去的那座城。
去年晚些时候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,名字叫《逝去的技艺》主要讲述了关于重庆黔江的“老篾匠”生活日常,和正在被现代生活所逐渐遗忘的技术——篾编。于是就萌生了一个想法,找到这些老艺人,来构建一个新的设计。四川、贵州等地的竹编技术是很发达的,就地取材,同时符合当地的生活习惯和气候特点。
传统的手工艺,曾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部分,现代工业化生产所带来便利和廉价的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。
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,地域文化特点逐渐消失,不同的城市长成同一个模样,生活也变成了相似的单调且乏味起来。
好吃的街边风味摊儿,搬进了ShopingMall,便失去了原有的滋味,这一点当下的重庆是很突出的。年轻的一代一味追求现代、摩登,反而觉得生活无聊,然而生活本身却要复杂和精致的多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想“手艺”和“手工”的概念还会重新回到我们的生命中来,重新赢回相应的尊重。在这一点上,日本人做的一直比我们强,他们所谓的“工匠精神”在我看来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,和对待生活的认真态度。
▼
欲望城市
理念来源:江边渔女抛撒出渔网的一瞬间
连续的3 个矩形空间串联形成一种理性的秩序,每一个立方体的四面都有一个椭圆形开口,宛若女性曲线的拱形构造相互连接,彼此照映呈现四面镜像的虚空,当人在其间穿行时,会感受到空间边界的虚无感。
中间展厅的上空悬挂的巨大渔网,如水母般浮游于空中。以当代艺术手法呈现重庆独特的地域文化,似江边渔女抛撒出渔网的那一瞬间,内心充满收获的渴望。以观者的心态,正待收获之心及憧憬生活美好。
欲望对渝人而言,是内心蕴藏的对精神品质的追求,将传统文化带入城市,在高密度快节奏的区域,重构人和环境的共生关系。同下方的沙盘模型一起,构成“欲望城市”的画面。“欲望城市”便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、相容相生所衍出的渴望。
▼
生活的温度
现代人的生活太过舒适,无论生活在哪座城市、哪个季节、哪个时空几乎都会恒温在了22 度。“温度”其实是种挺高级的感受,前清的帝王们在炎热的夏季,为了追求适宜的温度,选择跋涉几百公里到“避暑山庄”。
重庆的热度是闻名的。竹子也正好能带着清凉的感觉,设计灵感围绕着竹和编织的想法自然而然的展开了,由内向外在建筑外立面上漫延开去,如同温度在金属上的传导。
▼
竹痴宇哥
对于竹子性格的了解,估计没有人能比石大宇先生多了。在我看来他是一个“竹痴”。我同他私交甚好,总称呼其宇哥来的熟络,宇哥的作品如人品,是高度一致的。
总是有凑巧,起先我只是知道他祖籍是重庆,就抱着模型去找他;后来才了解到他家祖屋也就在江北区,距离项目地不远。我便邀请宇哥为项目设计一个装置,他很开心接受了我的邀请设计了构筑体中心的竹灯,并且帮助我找到了竹编的老师傅,在项目进程中给予我很大的支持。
会所空间装置是整个设计难度最高的。装置分为两个部分:一部分是跨度达到12米的拱形构筑体,是用现代的复合竹木工艺制作而成,竹材本身经过破开、去皮、胶合和压制的过程,将竹子的原本形态彻底改变呈现工业化规矩的形态,通过裁剪拼接做出非常轻盈的结构体。
中心的竹编灯罩则是第二部分,则是完全用中国传统的手工编织工艺来体现,灯罩高约3米,中心主体的结构部分是由一整根竹子破开而来,形成“纬线”的部分,而“经线”则是用不同粗细的竹篾一层层盘开,基本上达到了材料工艺的极限。
中国人编竹子的方法是利用竹纤维的自然形态及韧性来组织结构的,充分还原了“道法自然”。两种形态的“竹性”呈现出的不同哲学观和方法论都很有趣。
在创作的过程中,我们聊了重庆的风土,对“竹性”的理解,以及从年轻的躁动到中年的平和,穿越了时间。
项目名称 | 重庆万科翡翠公园
项目类别 | 社区中心、生活馆
项目位置 | 重庆
业主单位 | 重庆万科
建筑设计 | 上海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
设计总负责 | 任治国
主创团队 | 杨勇,张璐,符雪晴景观设计 | 北京创翌善策景观设计有限公司
室内设计 | 于舍 YU STUDIO
占地面积 | 8630㎡
建筑面积 | 2728㎡
建筑摄影 | 行知影
室内摄影 | 王厅
视频制作 | 汪家京
★★★
欢迎留言跟我们交流、分享你的想法、
告知你的需求
我们一起进步,一起见证美好!
欢迎投稿
邮箱:sharon.shi@mati.hk
请备注联系方式(姓名+电话),谢谢
★
/ 往期阅读推荐 /